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关注肝脏炎症控制,筑牢抗炎护肝防线

编辑说:我国是病毒性肝炎负担大国,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75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仍构成重大公共卫生负担[1]。尽管近年来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抗病毒治疗持续推进,但距离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这一全球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防治之路仍然任重道远[2]。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2025-11-03 15:58

我国肝炎防治形势严峻消除目标仍需聚力攻坚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负担大国,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75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仍构成重大公共卫生负担[1]。尽管近年来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抗病毒治疗持续推进,但距离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这一全球目标,仍存在不小差距,防治之路仍然任重道远[2]。

作为慢性肝病进展的核心机制,持续性肝脏炎症在病毒被抑制甚至清除后仍可能存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值此契机,本文聚焦“抗炎保肝”在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关键价值,旨在进一步推动临床对慢性炎症机制的关注与干预能力的提升,为构建更加系统、精准的肝炎全病程管理体系提供思路支撑。

慢性肝损伤的核心机制持续性炎症需高度关注

肝脏炎症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是肝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炎症细胞浸润是肝脏炎症的共同特征。长期反复的炎症启动会形成“瀑布效应”,进展为持续的炎症或发生坏死,此时肝脏病变与病毒复制已无直接关系。因此,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3]。随着抗病毒治疗普及,部分患者虽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肝功能波动、组织炎症与纤维化进展问题依然突出。HBV/HCV患者经抗病毒治疗被抑制后,仍常见ALT增高。ALT居高不下是CHB严重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ALT轻度增高(15~44U/L)或反复波动亦为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3]。

近期,欧洲肝病研究学会更新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EASL指南)[4],明确将ALT复常列为治疗目标的附加终点。此外,经肝活检研究证实,20%~30%的HBV患者血清转氨酶正常,其肝脏存在中度甚至重度炎症性坏死,呈明显的纤维化[3]。可见除充分抗病毒治疗外,根据病情启动抗炎保肝治疗在HBV全程管理的重要性[3]。

抗病毒≠抗炎抗炎保肝治疗是肝炎临床干预重要组成部分

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肝脏炎症改变和肝脏损伤。抗炎保肝治疗可及时有效地控制肝脏炎症反应,减少肝细胞破坏,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抗炎保肝能为抗病毒治疗提供良好的内环境,通过控制炎性因子和免疫性因子发挥抗炎作用,以及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诱生y干扰素并增强 NK细胞活性,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5]指出,抗炎保肝治疗是肝脏炎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于存在肝脏炎症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有效的病因疗法,均应考虑实施抗炎保肝治疗。常用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抗炎药物、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解毒类药物、抗氧化类药物、利胆类药物。

水飞蓟宾机制明确多维保肝助力肝炎治疗

水飞蓟素是从水飞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新型黄酮类化合物,水飞蓟宾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水飞蓟宾具有保肝、抗炎、免疫调节、降血脂和抗氧化等作用(图1),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治疗中[6]。

多靶点机制,支持水飞蓟宾“抗炎 抗氧化 抗纤维化”作用

√修复肝细胞[7]:提高肝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肝脏细胞再生。

√抗炎[8]:抑制NF-κB激活,降低IL-6、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

√抗氧化[9]:迅速清除羟基等反应性较强的自由基,减少或消除羟基等对抗氧化酶系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丙二醛等膜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

√抗纤维化[6,10]: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降低TGF-β1/Smads等相关蛋白表达。

图1. 水飞蓟宾的作用机制

水飞蓟宾在病毒性肝炎应用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多项研究证实水飞蓟宾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安全有效。其中一项纳入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研究[11],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该研究结果显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相比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图2),缓解肝纤维化损伤(图3)。

图2. 与恩替卡韦单药相比,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

图3. 与恩替卡韦单药相比,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有效缓解肝纤维化损伤

此外,一项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水飞蓟宾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病毒(HBV)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V DNA和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且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即水飞蓟宾浓度越高培养液中的HBV DNA和HBsAg浓度下降越明显(图4)[12]。

图4. 水飞蓟宾有效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HBV DNA和HBsAg浓度

水飞蓟宾胶囊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人群耐受性较强,结合药品说明书和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主要有偶发性高血压和腹部不适,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在安全性方面,一项纳入24项 RCT研究,共2356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飞蓟宾胶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7%,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图5)[13]。

图5. 水飞蓟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我国肝炎防治形势严峻消除目标仍需聚力攻坚

当前,多部临床指南/共识均对水飞蓟素(宾)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作出了明确推荐: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4)》[14]

抗炎保肝治疗也是阻断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水飞蓟素制剂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望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对肝组织炎症明显或ALT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但不宜多种联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15]

HBV感染后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水飞蓟素制剂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望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对肝组织炎症明显或ALT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但不宜多种联合。

《水飞蓟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6]

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水飞蓟素治疗可在不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从而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5]

虽然抗病毒治疗对于CHB及CHC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及时、直接和充分控制肝脏炎症反应,包括ALT增高的问题,故应同时适当予以抗炎保肝治疗(I)。其中抗氧化药物的代表药物主要为水飞蓟素类。

小结

我国正处于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控的关键阶段。在肝炎的管理过程中,持续性肝脏炎症在肝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水飞蓟宾为代表的抗氧化类保肝药物具有明确机制与广泛的循证支持,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干预路径。期待水飞蓟宾等药物的使用能够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提升生活质量,推动我国肝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Zheng Hui,et al.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 Sep 14:51:101193.

2.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4;17(1):1-13.

3.赵光斌,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3):341-344.

4.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J Hepatol. 2025 May 8:S0168-8278(25)00174-6.

5.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2):65-75.

6.张志鹏,等.中草药.2021;52(12):3717-3724.

7.李光明,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2):276-280.

8.Lee SJ,et al. Int J Mol Sci. 2018 Jul 24;19(8):2165.

9.Dobiasová S,et al. Antioxidants (Basel). 2020 May 25;9(5):455.

10.Jiao W,et al. Front Mol Biosci. 2021 Sep 1;8:690170.

11.陈强,等.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4):457-458.

12.Umetsu T,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p. 2018 Mar 31;14:20-25.

13.郑子恢,等.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06):726-734.

14.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家委员会.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40(5): 884-892.

15.尤红,王福生,李太生,等.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03):457-478.

16. 水飞蓟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5):517-521.

声明:本文谨供行业人士参考,消费者请参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购买,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由作者或委托发布方承担。

收藏此篇文章
MENET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米内微信
电子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