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创新药收入占比83%!翰森制药创新转型做对了什么?

编辑说:近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销售收入74.34亿元,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1.45亿元(+2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30年积累酝酿,翰森制药实现了向全球化创新Big Pharma的蜕变,中国创新药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医药市场,翰森制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打造了一条涵盖40余款创新药的差异化创新产品管线,同时开启向全球化跨越的发展新征程。

来源:米内网原创      2025-08-22 16:08

近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销售收入74.34亿元,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1.45亿元(+2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30年积累酝酿,翰森制药实现了向全球化创新Big Pharma的蜕变,中国创新药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医药市场,翰森制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打造了一条涵盖40余款创新药的差异化创新产品管线,同时开启向全球化跨越的发展新征程。

三十年砥砺前行,造就创新药行业翘楚

8月18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约74.34亿元(+14.3%),溢利约31.35亿元(+15%),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1.45亿元(+2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截至目前,翰森制药已先后获批上市了8款创新药,创新药收入占比也由2020年的不到20%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80%。这意味着,经过三十年不懈拼搏,翰森制药已实现了向全球化创新Big Pharma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及占比情况

来源:公司公告,米内网整理

1995年7月,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翰森制药在连云港创立。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翰森制药确定通过聚焦传统产品剂型改进以及外资原研药专利到期窗口期,以“抢仿”策略快速切入市场。此后十年间,翰森制药在抗肿瘤、中枢神经等领域推出数十款首仿药,迅速成为相应领域的龙头企业。

虽然身处仿制药黄金时代,但翰森制药的创新基因已经开始觉醒。2002年,公司开始创新药研发布局,并启动1.1类新药吗啉硝唑的研发,是国内最早布局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之一;2014年,吗啉硝唑正式获批上市,成为全球40年来首个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创新药;2011年,上海翰森生物正式成立,公司的独立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注册申报已形成完整研发体系,标志着翰森制药的研发模式正式由以仿带创升级为以创新药为中心;2016年,在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前夕,翰森制药开始组建生物药研发团队,全面接轨国际前沿技术。

2019年,随着国家集采及医保谈判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迎来了分水岭,仿制药黄金时代开始落幕,创新药迎来了蓬勃发展期;也是在这一年,厚积薄发的翰森制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3692),并成为一匹蓄势待发的黑马,以每年1-2款创新药获批上市的频率,创造了令同行称奇的“翰森速度”;2021年,翰森制药全球运营总部启用,全面展开国际化战略新征程。

2022年以来,翰森制药不断加速国际化合作,先后与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巨头签订授权合作协议;2025年,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在英国获批上市,成为首个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原研EGFR-TKI。

翰森制药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中国医药行业从外资原研药垄断市场的“天价时代”,到仿制药 “红海竞争” 的“平价时代”,再到创新药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最后到了创新药“出海” 的全球化博弈。

以差异化打破竞争壁垒,超40款创新药蓄势待发

翰森制药的快速转型,跟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差异化的研发策略、高效的研发效率等息息相关。

据业绩报告数据,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总收入比例约19.4%。2019年至今,公司累计研发开支已超过100亿元。目前公司组建了由1900余名研发人员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研发称号,建立了PROTAC、siRNA、融合蛋白、ADC、双抗、单抗、纳米制剂和PEG修饰长效药物等8个研发技术平台。

除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也是翰森制药取胜的关键。以阿美替尼为例,2018年首个三代EGFR-TKI获批进入国内市场后,翰森制药仅用两年时间就推动阿美替尼获批上市,此后用了短短5年时间,将阿美替尼的适应症从二线治疗扩展到一线治疗再到辅助治疗,实现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病程覆盖,构建起强大的市场竞争壁垒。

而翰森制药高效的研发效率离不开BD的“技术内化”。2019年至今,翰森制药累计达成十余项license-in交易,引进多款临床中后期的成熟创新产品及临床前的早期高差异化项目。

在自主研发与外部引进的双轮驱动下,翰森制药创新药管线日益丰富,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良性产品梯队。米内网数据显示,除去已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目前翰森制药有超过40款创新药在国内处于临床阶段。

其中,注射用HS-20093(B7-H3 ADC)、注射用HS-20089(B7-H4 ADC)、HS-20094注射液(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HS-10241片(c-Met抑制剂)、HS-10374片(TYK2变构抑制剂)、QX004N注射液(IL-23单抗)等1类创新药已经进入III期临床,上市可期。

翰森制药处于III期临床的创新药

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BD反哺研发,全球化博弈下的新路径

经过30年发展,翰森制药已与美国、欧盟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贸易关系,成为中国药企“走出去”的典范之一。

2025年6月,翰森制药的核心产品阿美替尼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上市的中国原研EGFR-TKI,标志着翰森制药全球化迎来跨越式进展。

当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水平时,“走出去”的对外授权成为BD反哺研发的另一重要支点。

2025年6月,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以最高超20亿美元的交易额,将其正处于III期临床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授予Regeneron。目前全球仅1款同靶点药物获批,为礼来的替尔泊肽,该药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15亿美元。

2024年12月,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以最高超20亿美元的交易额,将其临床前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全球独占许可授权默沙东。在特定条件下,翰森制药可能会在中国共同推广或独家商业化HS-10535,可见公司对此药物充满自信。

2023年10月及12月,翰森制药先后公告称,分别以最高17.1亿美元、15.7亿美元的交易额,将HS-20089(B7-H4 ADC)、HS-20093(B7-H3 ADC)的海外许可独家授予葛兰素史克,且双方将共建联合研发团队,共享全球临床试验数据,这将为翰森制药的国际化研发提供宝贵的对照数据。目前全球尚无靶向B7-H3、B7-H4的ADC药物获批,翰森制药的HS-20093国产进度第一,已在开展局限期/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的III期临床;HS-20089全球研发进度领先,已在开展卵巢癌适应症的III期临床。

近年来翰森制药海外授权交易

来源:公司公告,米内网整理

截至目前,翰森制药授权MNC的四笔交易总金额已超过70亿美元,为公司的早期产品提早兑现市场价值。由此可见,翰森制药通过储备同类首创(FIC)或同类最优(BIC)的自研高潜能产品实现对外授权,既能获得持续投入研发的资金储备,形成“研发-授权-再研发”的正向循环,还有助于稳健开拓国际市场,为更多自研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积累经验。

结语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医药产业经历多次周期性的调整与重组,翰森制药以坚持创新、超越自我的拼搏追求,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翰森记录”。回顾翰森制药的发展历程,公司以差异化临床价值突破国际竞争壁垒,构建全球化合作创新生态,为中国药企创新转型带来新的启示。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

收藏此篇文章
MENET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米内微信
电子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