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揭秘眼科行业隐形龙头:看远大医药如何改写产业格局

编辑说:针对眼科领域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远大医药(00512.HK)近日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在眼科药物研发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并获得温医大眼视光医院用于近视防控的技术和新型眼用制剂(GPN00884)产品在大中华区范围内的技术及知识产权权益。

来源:米内网      2022-05-30 17:20远大医药眼科

提及疾病,人们或许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眼部问题。但事实上,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中,眼部健康对其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国目前有4亿患者饱受各类眼部疾病困扰,仅近视患者就接近3亿人,有数据预测2030年中国20岁以下近视人数将达1.9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更是居世界第一。眼部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在国家卫健委早前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就强调,要推动眼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并加强眼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强化每个人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责任人,推动人们提高对眼部疾病和用眼卫生的重视。

伴随大量患者人数驱动和公众对眼科疾病重视的提升,眼科治疗产品,尤其是近视治疗的临床与市场需求呈指数级上升;同时眼科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眼科属于“药物+器械+服务”三位一体的医疗赛道,根据券商研报,我国的整体眼科产业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其中,我国眼科器械市场总规模约267亿元,2014-2019年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9.2%;我国眼科用药市场规模于2019年达到28亿美元,预计将以复合年增长率16%速度快速扩大,于2024年达到60亿美元,并于2030年达到170亿美元,而率先在眼科领域精准布局的企业将拔得头筹。

图片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研报

针对眼科领域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远大医药(00512.HK)近日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在眼科药物研发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并获得温医大眼视光医院用于近视防控的技术和新型眼用制剂(GPN00884)产品在大中华区范围内的技术及知识产权权益。

深耕眼科十余年

数十款产品铸造核心竞争力

本次战略合作并非远大医药首次涉猎眼科产业领域,追溯发展历程,远大医药已在眼科产业领域深耕十余年,是公司传统优势板块亦是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公司眼科板块在售产品超过30款,产品涵盖眼前节及眼底,主要聚焦于干眼症、眼底出血、青光眼、白内障、抗炎、近视相关等主流适应症。值得一提的是,远大医药的眼科产品覆盖了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及眼用健康产品,包含了处方药、OTC、器械、消费品等几大类别,形成了完善的产品生态圈。

据了解,远大医药的眼科板块工业制造主要涉及2家成员企业,即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和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天天明公司为远大医药眼科板块的化学制剂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第一个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及国内第一家眼用凝胶生产企业,且具有丰富的BFS(吹灌封)单剂量及多剂量无菌灌装工艺,其BFS单剂量产品国内销售量位居第一,核心产品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是国内上市的首支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截至2021年,天天明公司共有眼科产品批文51个,其中BFS单剂量不含防腐剂产品17个,是国内单剂量产品批文最多的滴眼液生产企业。而西安碑林则是远大医药眼科产品板块的中成药生产基地,在眼底治疗领域拥有全国独家眼底治疗中药品种——和血明目片,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并入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图片

图片来源:远大医药2021年年报

根据远大医药的规划,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有十余款眼科产品将陆续上市,预计将在未来数年为眼科板块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销售规模超十亿

增长速度迅猛

衡量眼科药企业实力的标准,除了在售产品数量外,其药品的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笔者对眼科药龙头企业的业绩进行了梳理,从眼科产品销售数据来看,2021年兴齐眼药的凝胶剂/眼膏剂、滴眼剂及溶液剂产品销售收入约为7.06亿元人民币,昊海生科眼科产品收入6.74亿元人民币,亿胜生物眼科产品销售收入6.73亿港元。

远大医药2021年年报显示,其眼科产品板块销售收入已超10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6.8%,其中核心产品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增长约34.7%,和血明目片增长约32.6%。横向对比销售收入不难发现,远大医药的眼科产品销售稳居同行业第一梯队,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具体到产品,公司多款重点产品凭借优异的功效及良好的口碑,市场份额排名稳居前列。米内网数据显示,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在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其他眼科用药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瑞珠®氧氟沙星滴眼液在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化学药眼科用药抗感染药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17年“瑞珠”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至2020年连续荣膺西普金奖—“健康中国·品牌榜”;2020年度获阿里健康“最佳口碑品牌·金鹿奖”;2020-2021年连续上榜米内网“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眼科用药);2021年上榜西普会“健康产业·品牌发展指数”TOP品牌。公司眼科板块中药核心产品和血明目片为全国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载品种,上市20余年来,积累了大量在眼底出血方面的临床研究数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价值明确,并被纳入《实用眼科药物学》等多个指南及共识。202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和血明目片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临床使用和血明目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件,提高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临床获益,产品销售持续稳定增长。根据米内网数据,和血明目片连续多年在国内眼科中成药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位居前列。

远大医药卓越的商业化能力,离不开其强大的医院、零售双渠道覆盖能力。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远大医药的眼科产品已进入全国6,000家以上等级医院和10,000家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及以上医院1,500余家,为国内临床客户提供全面的眼科系列产品。零售方面,远大医药对国内百强连锁进行了完全覆盖,并建立良好的商业往来,其产品覆盖全国23万家线下药店。且随着线上零售医药的快速发展,远大医药眼科板块近年来与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等大型第三方平台也逐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强化公司在市场开拓与推广、品牌打造和渠道开发方面的系统建设,未来眼科双渠道团队将在未来助力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打造大众护眼生态圈

推动国内眼健康行业发展

得益于公司十几年的深耕细作和发展创新,远大医药已经在眼科行业第一梯队抢占了绝对的一席之地,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与此同时,远大医药还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于业内率先提出“大众护眼生态圈”概念。

远大医药“大众护眼生态圈”是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创新理念及模式,针对患者眼科视疲劳、眼科抗菌消炎两类主要诉求,从预防+治疗+保健三阶段、以内服+外滴+外敷等多形式,灵活地满足视疲劳及眼科炎症患者的多种需求。

公司护眼生态圈眼科视疲劳相关产品包含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瑞珠®冰珍清目滴眼液、瑞珠®医用冷敷贴、瑞珠®棉片及蓝莓叶黄素β-胡萝卜素软胶囊等,可以适用于老中青不同年龄层,其中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具有亲水性与成膜性,能为眼表持续提供润滑与保护,减少泪液蒸发,锁水滋润更持久;瑞珠®棉片为免洗配方,可高效除螨。眼科抗菌消炎相关产品则包含瑞珠®氧氟沙星滴眼液、杰奇®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晶奇®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瑞珠®牛磺酸滴眼液、晶明®更昔洛韦滴眼液等,可精准匹配不同眼部炎症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其中杰奇®为全国独家凝胶剂型,可长效杀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和青少年的眼健康状况日趋严峻,我国年龄相关性患者不断增加,眼科医疗及保健服务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目前远大医药的大众护眼生态圈可覆盖广大的消费者群体,而凭借着公司突出的综合优势及研、产、销一体化体系,且紧贴市场日益增长的眼保健多样化需求和服务可及性的需求,预计远大医药在该领域的市场空间及份额未来有望持续扩大。

图片

图片来源:远大医药投资者关系公众号

强强联手温医大眼视光医院

深化眼科领域创新布局

除了创新性地提出大众护眼生态圈理念,远大医药在重磅创新方面也实现了先行发力,公司已经在干眼症、翼状胬肉、眼科术后抗炎镇痛三大适应症进行创新布局。

2020年,远大医药布局治疗干眼症的小分子多肽滴眼液BRM421。该产品可加速角膜缘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眼表修复,从而治疗干眼症。BRM421已于美国完成的II期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与目前已在国外上市并于未来数年可能在中国上市的治疗干眼症的环孢素类滴眼液相比,其安全性高且刺激性小,具有能够在两周内迅速缓解干眼症症状和体征的潜力。目前,该产品在美国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其在中国的注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未来上市后,有望成为满足国内超2亿干眼症患者的创新药物治疗方案。

同年,远大医药又布局了拨云制药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全球首创新药CBT-001。该药是一种有效的多激酶抑制剂局部滴眼液,具有抑制翼状胬肉病因中新生血管和纤维化的作用。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增生性眼表疾病,据统计,翼状胬肉总体患病率约为10%,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步升高。于中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约13.4%,患者近9,000万。此前并没有治疗翼状胬肉的专门药物,临床以人工泪液、非甾体类、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标签外用药为主,严重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但现有的治疗药物未显示确切疗效且存在长期用药安全性风险问题。若产品顺利获批,有望成为制定翼状胬肉治疗的全球“新”金标准。目前,该产品已完成美国II期临床试验,达到有效终点,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已获批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Ⅲ期,中国的注册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2021年,公司还在眼科术后抗炎镇痛方面布局了改良型新药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APP13007),APP13007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的局部抗炎活性和较强的毛细血管收缩作用。此前于中国上市的激素滴眼液均为普通混悬滴眼液,存在着较低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的风险,APP13007于美国完成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显示,该产品在较低的浓度下也能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该产品于美国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已于近日完成并达到预期疗效。中国的注册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激素眼用制剂是治疗眼部炎性反应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在角膜、眼表及眼科术后的炎性反应疾病中,合理应用激素眼用制剂可以快速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和病情。根据统计,于2019年中国约进行430万例白内障手术,2015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5.5%,根据2019年《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显示到2020年近视患者约为7亿,而屈光手术的渗透率仅有0.3%左右,相当于美国的1/3,未来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伴随着眼科手术量的进一步增长,激素眼用制剂的市场空间势必会进一步扩大。

此次,与温医大眼视光医院的战略合作推动远大医药向近视防控新领域成功迈进,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眼科板块创新产品管线。据悉,温医大眼视光医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眼科专科医院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台的医疗机构,并于2021年获批建设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近视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是上述四个平台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特色。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通过药物干预、基因敲除和单细胞测序等研究手段,从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近视发生的调控机理,提出了全新的近视发病机制,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并构建了围绕近视的全链条创新研究体系。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2020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显示,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眼科专科医院第一名。

图片

图片来源:媒体报道

作为在眼科领域深耕十余年的行业龙头企业,远大医药的研发创新能力亦不可小觑,当前公司眼科板块拥有在研产品近30款,授权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对于此次战略合作,公司董事会表示:远大医药与温医大眼视光医院在眼科领域的深度合作,一方面,通过合作开发的形式,将强化远大医药自身在眼科领域的研发能力,推动公司在研眼科项目的临床开发工作,并进一步补充公司在眼科尤其是近视领域的产品管线;另一方面,企业与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全方位合作,也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端的技术人才,助力眼科领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眼科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资本逐热,伴随着眼科医疗及保健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激增,资本纷纷涌入该赛道。据相关报道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眼科一级市场共发生51起融资事件,40家企业获得融资,涉及投资机构近百家,融资金额超过80亿元。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百度风投、基石资本、淡马锡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国内眼科领域的投资,布局眼科全产业链。

近年来,眼科医疗上市潮再度兴起,2020年7月,欧康维视于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涨超170%;2021年4月,兆科眼科登陆港交所;而“民营眼科第一股”爱尔眼科,上市后12年里,业绩增幅超过20倍。

眼科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行业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改变,综合性药企逐渐渗入。作为国内优秀的综合性药企,远大医药201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5.9%,净利润五年CAGR达51.1%,公司不仅保持了其传统优势领域多年的稳健发展,亦持续在创新领域发力,已逐渐成为一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

远大医药眼科板块一直秉持着“以重磅创新药械为引领,以大众护眼生态圈产品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不断实现业务领域新突破,凭借其快速增长的产品组合、完整的创新研发管线及国内眼科市场领先的商业化能力,在国内的眼科领域已构筑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已成为中国眼科企业由仿制逐步向创新研发转化的坚实力量。

通过远大医药的多年深耕,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其所沉淀的产业布局,更是公司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的终极愿景。此次,随着远大医药这一隐形龙头浮出水面,我们以往提及眼科领域便想到爱尔眼科、兴齐眼药和欧康维视等企业的产业格局这一思维定式是否能够就此打破?时间终会揭晓答案。

收藏此篇文章
MENET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米内微信
电子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