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4大关键词,破解集采的密码

编辑说:很多人都在问,带量采购常态化下,药企如何应对?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2021-04-14 16:40集采

很多人都在问,带量采购常态化下,药企如何应对?

这句话简单的疑问句中包含了4个重要的关键词:带量采购(简称集采)、常态化、药企、应对。

要回答这个问题,拆解这四个关键词即可,这也是破解集采的密码。

集采的密码:基本面及背后的逻辑

我们需要从政策层面解读集采的基本面,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背后的逻辑,才能判断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的节奏、时间表。

理解常态化,首先要从政策层面,其次是心态。方针已定,集采成为常规、主流、重要的采购方式,成为医改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药企应该不再心存侥幸,认真应对为上。

3000家制剂企业都将是集采的潜在对象

那么,这里的药企又指的是哪些?

仅仅是化学仿制药那就狭隘理解了,根据政策发展,还得加上生物制品、中成药。

化学药但凡过评+原研达到3家及以上,大概率会进入国家集采;或是虽未过评但销量大、价格高、竞争充分,那么地方集采也可能将其纳入集采。这就是所谓的“触发机制”。

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尽管分类标准没有化学药那么清晰统一,但也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相同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的可以不考虑通用名因素,将其合并集采。当然,这需要探索出一条路子后才会大规模应用推开。

因此,无论是化学药、中成药还是生物制剂,都有可能被纳入各种方式的集采,全国3000多家制剂企业,理论上没有一家能够置身事外。

应对:两个板块+四个终端+产品端

明白了上述道理,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

我们的一贯观点是:无论是否已经参与集采,也无论中选与否,都应当从院内院外两个板块,线上线下、城市基层四个终端以及一个产品端进行全渠道营销布局。

你看,这么一句话,也包含了诸多关键词,也需要一一拆解并延伸开来。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是一个影响集采成败的项目。

院内市场:建立报量+报价+开标(供应市场选择)+标后攻防四位一体的营销链条。

以报量为起点,把每个看似孤立的节点串联起来统一制定策略。

报量,是集采的起点,意味着采购量,对药企而言是销售量,对医院而言,是拿到“结余留用”关键的一步。

报价,毋庸置疑很关键,但我们一直强调报价没有技巧可言,药企千万别把自身命运押注在报价一个单一环节上。报价没有技巧,但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关键要从历史报价、中标价中发现规律。

开标,供应市场的选择也应当有侧重,确保核心市场,挖掘潜力市场,丢弃鸡肋市场。

标后攻防,中选的“得陇望蜀”,想进攻余量市场;未中选的要防守,尽量保住余量,可谓是矛与盾的较量。

再说一遍,报量、报价、开标、标后攻防,四位一体串联制定策略。

院外市场:建立以商务为中心节点的院内院外一体化全渠道布局

在院外,应当建立以商务为中心节点的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城市基层的板块联动,延伸至院内自费药房、院边店、社会零售药房、医药电商、O2O、互联网医院、商保,以及其他数字化平台或健康管理机构。

药企自建电商、互联网医院是不明智之举,集采品种应当对接覆盖最广、效率最高的平台。

B2B平台,很多人认为窜货厉害,不屑甚至拒绝接触,殊不知这些年无论是药京采、壹药网的业务一日千里,简单从反窜思想考虑是不够的。

B2C线上零售,从实践和趋势发展看,应当与B2B结合,药品不是简单的消费品,没有B端仓储、物流、销售网络、支付方的支持,C端的承接也成问题。(ps.从这点来看,为何京东健康的高估值就可以理解了,人家2000万个SKU,B2B/B2C/O2O、互联网医院同时发力,效率不是一般的单一业务的平台所比)

药店的合作可以开展,不过集采品种不是国谈等高值新特药品种,效率和广覆盖是集采品种与国谈品种的根本性区别(后者侧重精准、可及、支付等元素)

此外,院内与院外的支付方、受众、交易场景都不一样。

院内主要是医保付费,院外则是自费为主;院内的受众是患者,院外的受众主要是消费者;院内靠医生处方使用药品,而院外除了需要必要的处方条件外,消费者的心理、支付意愿,购买渠道、支付方式,以及产品使用都和院内不尽相同。

理解了院内院外的不同逻辑,就不会想当然认为院内不行就做院外,线下一篇红海就认为线上充满蓝海,城市等级医院难以开发就下沉基层。

在院外能继续成功的处方药,大概率之前就有院外基础。从来没有在院外亮相过的处方药,除非能够解决某个痛点、满足某个需求,否则同质化的品种院内院外都一个道理:大路货你凭什么让别人选择你?

这就回归一个朴素的产品观:药品是治病救人的。换个渠道和终端还能继续体现商业价值的产品一定有其药用价值。

不过,集采之后,药还是原来那个药吗?

集采之后,药还是那个药吗?

除了上述渠道或终端的重新布局以外,产品是一个永远重要的因素。

药品还是那个药品,分子结构不变,性状、包装都不变。但集采之后,价格变了,采购和支付方式都变了,药品真的还是那个药品吗?

药品在整个诊断、治疗、康复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价值 、成本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药品离开了这些因素,再也不是原有意义上的那个药品。

如果只考虑药品的单一因素而不考虑整体情况,要么盲目跟随“院外”趋势认为换个渠道、终端就行,或者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话,将陷入巨大的生存危机中而不能找到希望之地。

几个关键词是破解集采密码的关键

基于这点,甚至在产品立项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瞧,药企的问题,总是看上去是某一个政策某一个点导致的,但真的解决起来,千头万绪,是系统工程。

最后,再次总结一下四个关键词:集采、常态化、药企、应对

集采:国家将医疗机构的存量药品订单集合,与药企“量价挂钩、以量换价”,承诺完成采购量、使用和回款,一定程度颠覆了原有的药品营销模式,也对仿制药产业带来结构性的影响。

常态化:集采作为主流采购方式并形成制度,只要符合条件就应采尽采,不是进入国采就进入地采,绕不开,别侥幸。

药企:包括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剂在内的企业都会卷入集采。

应对:院内院外两个板块、线上线下城市基层四大终端联动。院内应从报量、报价、开标、标后攻防四位一体串联制定策略;院外应结合不同业态的特点有所侧重。营销负责人应在新时期以全渠道的视野看待营销问题,并结合药品的价值、属性、以及场景的变化重新定义产品。

我们将这些关键词作为思考的切入点,研发出系统性、落地的实操内容带给药企。

收藏此篇文章
MENET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米内微信
电子报...
热门标签: